【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专题】实践风采篇——一心为农践初心,乡村振兴担使命
为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实践团队于7月19日到达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虽然小岗村只是一个行政村,但小岗村村民秉持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和“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从首倡家庭联产承包制到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农”改革等,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小岗村,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招待。团队成员沿着小岗村的友谊大道开始进行问卷调研,调研人群多在中老年人。通过填写调研问卷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了解了小岗村从一贫如洗到迈进全面小康的亘古奇迹的发展历史。如今,友谊大道在清洁工的努力工作下保持地非常干净,一眼望不到大道的尽头。在友谊大道两侧,以“红手印”“大包干”等关键词命名的菜馆、超市,一家连着一家,农家乐、特产店、农村电商应有尽有,经过创新改造的花鼓和凤画已成为热销旅游纪念品。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邀请当地村民填写调研问卷。彭晓婷 供图
既然来到了小岗村,那大包干纪念馆当然是必须打卡之地。团队成员凭票入馆,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的“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展区,感受到了当时小岗村村民的破釜沉舟。整个纪念馆按照时间顺序以详实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创造性地设计了多处复原场景,通过逼真的艺术模型及造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如此,挂满在纪念馆墙壁的两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小岗村视察的图片及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的18名普通农民的巨幅图片和手印让大家感到震撼不已。如今,大包干纪念馆已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小岗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认真阅读了解“大包干”纪念馆中有关乡村振兴文件。彭晓婷 供图
下午,团队成员在当地村民的引荐下参观了葡萄种植园,向葡萄种植园工作人员询问了种植葡萄的的季节过程。工作人员说道:“葡萄给小岗村村民带来巨大的变化,葡萄卖到全国各地从而让小岗村人民致富。”葡萄种植园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热情地邀请团队成员们品尝葡萄。
在大包干纪念馆里,成员们看到了沈浩同志为小岗村所做的贡献,边决定去沈浩同志陈列纪念馆去看看。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意进入了沈浩同志陈列纪念馆,成员们认真阅读纪念馆内的沈浩同志的生平事迹,了解沈浩同志为小岗村鞠躬尽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勤奋敬业、艰苦奋斗、爱民为民、无私奉献和锐意改革的“沈浩精神”。沈浩故居和沈浩生前办公室与陈列馆之间又一道回廊连接,成为陈列馆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保留了沈浩生前工作居住的环境,作为对沈浩同志的永久纪念,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沈浩同志生前勤俭廉洁的作风。
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最后一站,成员们来到了小岗村村委会,小岗村村委会首先向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成员们向小岗村村委会成员反映调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很开心的与村委会成员继续了解详细的小岗村的资料。“小岗‘大包干’是小岗农民被贫困逼出来的自我救赎之路”,村委会成员说道。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小岗村村委会成员反映调研问题。彭晓婷 供图
小岗村既有红色资源,又有农业景观,这些都是小岗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小岗村会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内生活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出属于小岗村的一条光辉道路。
图为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集体合影留念。彭晓婷 供图
(文:黄迪迪/图:彭晓婷/审核:杨广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