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团学动态>详细内容

团学动态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专题】实践风采篇——美丽洞下槽村,灯戏硒茶共传承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6 11:25:32 浏览次数: 【字体: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茶香氤氲女儿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湖北恩施洞下槽村。从州城出发,沿318国道,便有一条宽阔的水泥通村路。顺着道路前行约1公里,就进入了洞下槽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青瓦白墙木门窗的土家民居,点缀在翠绿整齐的茶园间,袅袅炊烟,嵌入白云蓝天。好似一幅画,却更富生机;好似一首曲,却更显温情。

这里,是恩施灯戏的发源之地,至今有保护完好的灯戏演出堂(崔家屋场),有专门的灯戏演出队伍。灯戏是南堂灯锣柳民间五大戏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由四川传入。2008年,恩施灯戏被文化部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洞下槽村灯戏传人孟永香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实践队员尤为幸运的是可以与孟永香女士进行关于灯戏的交流,灯戏传承人--孟永春女士告诉我们,恩施灯戏在恩施本土落地生根后,其演唱的语言也自然多使用逐渐文学化的恩施方言。唱词一般为七言对偶式,句式为二二三,也有十字句。恩施灯戏其特点有四:一是服装道具简单,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一把剑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没有净和末,但在极少戏里有近似末的老生,出台常为一男一女, 最多不超过4人;三是器乐不多,文场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场增加鼓、锣、钱;四是不择演出场所,院坝、 广场皆可。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孟永香女士还跟我们分享了她演出时的经验以及自己热爱灯戏的缘由,实践队员们也跟随孟永香女士的脚步参观了演出灯戏的地方,同时还赠送给实践队员们关于恩施灯戏的书。最后我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实践队员下一站来到了恩施玉露蓝培中心,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我们来到玉露的基地中心,由专业人员介绍可知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第十一代代表性传承人、蒋子祥及其创新团队,采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全手工制作而成,茶叶外形紧细挺直,形似松针,叶底为一芽一叶初展,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其独特的蒸气杀青工艺,源自唐朝,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质原色的“三绿”特征。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茶的氛围,实践队员决定随着专业人员上山,一起采茶,体验独特的茶文化。

实践队员的最后一站是与洞下槽村的书记交流洞下槽村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经书记介绍近年来,除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外,洞下槽村还被评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湖北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培育期)”“湖北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示范村”“恩施州魅力乡村”“恩施市十佳美丽乡村”。如今的洞下槽村名气越来越大,参观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这里的风景好,空气也好,随着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安全建设是目前洞下槽村主要关心的重点。书记指出洞下槽村在村委成立了电商平台,对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人民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最后实践队员与书记进行了合影留念,书记也在我们的横幅上签字表示对我们实践活动的支持。

(文:王雨欣/图:任雨红 佘文钊 朱文屹 李画婷/审核:杨广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