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团学动态>详细内容

团学动态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专题】之四:熔铸非遗文化艺萃,赓续匠人匠心精神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10 16:57:45 浏览次数: 【字体:

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此可谓是十分贴切与深刻。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所表现出的形式特点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走进邳州文化馆感受文化气息

邳州剪纸作为徐州剪纸的一种,其艺术以历史悠久、流传深远、技艺精湛、富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著称,为探索其充满民俗色彩的多种文化信息与符号象征,7月18日,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子来到邳州文化馆,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参观了剪纸展品、绣花鞋、泥塑以及民俗画等多种艺术品,其构图之精妙、花样之细腻、想象力之丰富、用色之大胆与表现之深刻让同学们赞叹不已。这些民间艺术品犹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照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语言反映出了各族人民的情感生活与精神追求,其中大多数作品获得省级乃至国家级荣誉,其中的一幅民俗画还曾在德国柏林展出。

亲身学习剪纸感悟文化魅力

随后,团队成员们还一起学习了剪纸,剪纸艺人们对于同学们的到来,也很是欢迎。他们耐心地为同学们介绍自己剪纸作品的内容及寓意,其中的一幅名为《嫁女》的剪纸长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开始的“说媒”到最后的“回门”,其中所蕴含的民间风俗、礼仪,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下一一体现。初次接触的新鲜感与艺术的厚重感交织,让同学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走进心里、留在心里,同时同学们在各位剪纸艺人的指导下,完成了“双喜”、“蝴蝶”、“窗花”等一系列作品,剪纸艺人也对同学们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位同学感慨道:“感觉今天的自己也不只是停留在看的层面,学到的技术还能用于以后的生活,真的是受益匪浅。老师们的精彩教学使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去后还想继续学习”。大家也有幸观看了市级传承人黄老师、陈老师、冯老师的剪纸课程,不禁对老师行云流水的技艺感到钦佩,老师传授道,“剪纸靠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感觉,再加上平时的熟练练习,随手便是一幅画卷,剪纸就是‘千剪不断,万剪还连”。

传承民间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最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对活动中心内的孩子们进行了采访。孩子们告诉大家,邳州作为“剪纸之乡”,平时学校也会开展剪纸类的文化活动,自己及自己的同学对剪纸也有着不可分离的情感,他们表示自己愿意去学习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剪纸的悠久文化。接受采访的一位邳州市民表示,邳州剪纸文化悠久,自己的孩子也有此方面的爱好,自己也会培养孩子多观察、多学习、多交流的能力,慢慢培养孩子的陶冶情操,为剪纸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家也有幸采访到了邳州文化馆的郭副馆长,他向同学们介绍道“ 邳州文化馆对于非遗文化很重视,也会积极将传统剪纸与当今社会中的元素有效结合并进行更好地创新,相信会取得很好的突破。”

2009年中国剪纸经联合国审批列入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这也促使人们去主动了解剪纸的文化内涵,感受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透过民间剪纸的纹样和装饰,人们可以窥视到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期以及某种文化的传统文化精神,而这种民间艺术,也需要有人传承并有效的发展才能经久不衰。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剪纸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使剪纸艺术保持长久、强烈而又鲜活的生命力,展示出一种更有纪念意义的“生命形式”。

(文: 吴晔 / 图:钱程 / 审核: 张云 任梦溪)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