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学子三下乡:微爱启航,筑梦新疆
“从家乡走出来,又回到家乡去”。7月21日,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15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共同组建筑梦团队,远赴和田、喀什、阿克陶等地开展支教、宣讲等系列志愿活动。为期三十天的实践中,他们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而是传授知识的老师,是在新疆防疫一线的志愿者,是忙于村民事务的书记助理,是帮助贫困户劳作的志愿者。不同的角色,却有着相同的梦想,他们怀着志愿新疆的初心,开启了他们的援疆之路。
援疆支教,我们不断接力
新疆支教团成员以开展普通话教学为主,并逐步开展语文、数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及历史、体育等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支教小组将全程跟踪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助多”专题作业辅导工作。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支教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知识传授,更是师生双方心灵的交流。每一位支教老师付出的辛勤与汗水得到了回报,一开始学生们陌生胆怯,如今他们在课堂上已经可以畅所欲言。
乡村振兴,我们继续前行
筑梦团队建立村委会助理站,他们运用接地气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基层各族群众解决困难,同第一书记一起走进村民家中调研村民所需,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生于斯,长于斯,愿奉献于斯” 阿日孜古丽·亚森江在这次实践中有幸成为了一名第一书记助理。这是一份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工作,她曾经以为第一书记是一份类似于公司白领的工作,每天只需要坐在办公室看资料。但真正了解之后,她才发现这份工作远比她想象的艰辛。第一书记需要每天在村里四处奔波,工作十分辛苦,但有时却不能得到村民的理解。作为一名第一书记助理,她能做的仅仅只是和第一书记一起入户走访,帮助村民录入信息,尽可能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这次实践,阿日孜古丽深刻认识到了基层干部工作的不易与困难。能够切身地参与到工作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十分的自豪和满足。
同心抗疫,贡献青春志愿担当
实践队员建立防疫志愿服务队,开展防疫防控志愿宣讲工作,使当地新疆村民知晓个人怎样更好的进行防护并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使当地新疆村民了解政府的基本政策。走访当地知名企业工厂,了解企业工厂的防疫工作,助力新疆地区企业工厂复工复产。实践队员担任防疫服务志愿者,每天为配合政府政策而在家自我隔离的村民配送所需的食品蔬菜。
助力推普脱贫,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协助新疆地区贫困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实践队员阿瓦妮萨·阿卜杜拉志愿参与新疆和田地区国家脱贫攻坚大普查工作,担任翻译员,协助脱贫攻坚普查组开展相关工作。
阿瓦妮萨运用接地气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向普查组工作人员讲解基层群众所遇到的困难,在普查的同时为村民们讲解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政策,使当地新疆村民了解党的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天的援疆志愿活动结束了,但结束并不意味着落幕。志愿新疆的种子已经在每个人的心里种下,新时代的大学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担社会责任。他们是新时代新思想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之间的连接枢纽。
短短三十天,他们将在外的学习收获、生活经验传播至新疆,为新疆教育贡献绵薄之力。援疆是一场接力赛,他们已接过了接力棒,奋力前行、一往无前。
(文:胡想 刘怡 / 图:数科院新疆筑梦团 / 审核:杨广君)
用户登录